节气「冬至」是哪一天?
冬至落在每年国历的12月21日或22日,2024年的冬至则是12月21日星期六,此时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至270度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也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。
冬至是什么意思?
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昼最短,黑夜最长的日子,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分别呈现永昼和永夜的状态。冬至之后阳光直射位置开始向北移动,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,夜晚缩短。 《二十四节气集解》便提到「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至,故曰冬至。」
古人相当重视冬至,相传自周代开始就有冬至的祭祀典礼,到了汉代《后汉书》记载「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。」可以看出冬至已经是重要的国定假日,俗语「冬至大如年」也可以看出冬至的重要性。
阴阳五行学说归纳冬至有「一阳生」之象,由此冬至日也称为「一阳节」。又因为阳气始生,加上此时会有许多祭拜与庆祝活动,富有喜气意味,因此冬至又有着「贺冬节」的称呼。
冬至有哪些谚语?
冬至乌,过年酥
冬至日若下雨,则接下来的过年期间则会放晴。冬至在月头,无被不用愁;冬至在月中,霜雪两头空;冬至在月尾;卖牛来买被。
虽然节气是对照阳历日期,但传统农民认为冬至如果落在农历十一月的月初,接下来这个冬天会相当暖和,冬至落在农历十一月的月中则无霜无雪较少寒流,冬至落在农历十一月的月底则冬季将会相当寒冷。吃了冬至饭,一天长一线
一天长的意思是手工编织时每天都能多织一根线,表示过了冬至这一天后,白天的时间会渐渐变长。
冬至的习俗与禁忌有哪些?
吃汤圆
大家都知道冬至要吃汤圆,而这个习俗的由来传闻是有一家三口生活清寒贫穷,妻子过世后,丈夫为了筹措安葬费用只好将女儿卖给有钱人家,思念父亲的女儿为了想让爸爸能找到自己,就在冬至时以祭拜门神的名义将糯米圆黏在门上,希望能够与家人团圆,后来吃汤圆就有了象征团圆的意义,家家户户都会大家一起搓汤圆。
也由于冬至阴阳交替,古时也有以冬至为一年的开始的说法,南宋诗人陆游曾提到:「吃尽冬至饭便添一岁」也有俗谚说「冬至圆仔呷落加一岁」代表吃了汤圆就代表过年、长了一岁的意思。
另外,民间认为吃汤圆避免「单数」,因为吃单数可能会增加「落单」的可能性。另外,红、白汤圆分别代表人缘与姻缘,两种颜色的汤圆都该吃。所以汤圆一定要吃两色、双数。
避免夜晚在外逗留及熬夜晚睡
由于冬至昼短夜长,古人认为阴气较重,人的阳气相对较弱,在外逗留容易招致厄运,建议早点回家。若加上熬夜晚睡,可能让人体阳气下降更多,对健康及运势都会有不好的影响。进补
俗话说「冬至进补,春天打虎」,除了立冬进补之外,冬至也是很适合进补的时机喔!以中医以及传统的角度来看,温补食物特别适合冬天进食,加上冬至过后是阳气逐渐转盛,搭配温补驱寒的事物相当适合。
节气冬至前后的天气寒冷,容易发生低温相关的健康问题,美女中医师苏玟今说明,冬至时期不仅昼长夜短,也是阴气最盛、阳气最弱的时期,寒邪容易侵袭人体,导致手脚冰冷。如果此时又脾胃不好、饮食不调,就更容易让身体阳气不足、四肢冷冰冰,所以不容易消化的汤圆也不要吃太多,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喔!运动名模林可彤更进一步教学三招促进气血流通、改善手脚冰冷的运动,包括虎式平衡、肘侧平衡、鳄鱼式,可以让身体迅速暖和起来。